感謝天下雜誌 微笑台灣的訪問,線上版本可以看這邊喔。
===節錄====
親山,才能愛山
有這樣的成長經驗,更加深了達哥推廣自然生態體驗的想法。過去,熱衷露營者不喜歡分享所謂的「祕境」,只怕遊客破壞了祕境的清幽,而政府機關往往出於安全考量,對民眾親近自然的限制管束嚴格。
達哥對此抱著不一樣的觀點,「不親山,如何愛山」?他認為,封閉與隔閡並不能解決環境保育與戶外安全的基本問題。
簡單舉例,很多人可能不自覺某些觀念是錯的,以為在野外丟棄果皮、果核與籽無妨,可以自然分解,卻沒有意識到任何帶進野地的有機物都可能破壞原有生態。
鳥類學家川上和人在《鳥類學家的世界冒險劇場》書中提過,研究學者進入荒島野地前可是要「自我淨化」一個星期,不得食用任何有種子的果實,原因很明顯:任何外來生物都可能導致原有生態災難性的變化,要是外來種籽發芽就糟糕了。
營火部落邀請人們親近自然,卻苦口婆心一再提醒:出發前做足準備,露營過程中不破壞生態,離開時抹去人為痕跡,帶走自己與他人的垃圾,尊敬大自然的教育也許無法一蹴可即,現在開始為時不晚。
然而,即使有豐富的經驗,達哥坦承不免也有過驚險經驗。有次在海邊露營,算準了下午退潮時撤退,豈知早上就開始變天,一個小時內所有釣客都走光。
當時一位釣客好心地說:「沒關係,你趕快收一收,跟著我們走。」撤退過程驚心動魄,這件事促使達哥分享了一篇在海邊露營必須注意、準備的清單。經驗無論慘烈或美好,最終都會轉化為營火部落的養份。
=======
https://smiletaiwan.cw.com.tw/article/3500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