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幾個月前分享過的姑婆寮溪的野營地,沒看過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的影片。

這營地透過私訊分享之後,頂多分享上百人左右吧,後來陸續也有其他朋友前去,就碰到有朋友說再我去的位子有看到垃圾,這其實我有點驚訝,因為這位子蠻裡面了,我再去的路上的確有看到烤肉喝酒留下的垃圾,不照片中的位子我當時沒看到,所以是我分享之後產生的垃圾。

這讓我改變關於一些想法,其實我本來打算學習類似小飛一樣,建立一的台灣野營地的地圖資料庫,採用公開的方式,讓喜歡野營的朋友方便取得,不過目前看來完全公開是不可行的。

所以目前的辦法就是私訊分享,縮小規模,透過”麻煩”進行篩選。

也有朋友希望完全不公布,不私下分享,這我目前是反對的,我的原因:

不管是公德心,認知問題,這些都是教育上的問題,不管是孩童的教育,或者成人的學習,我想這些都是要用世代來完成的,但是如果現在不開始,何來成功。

特別是孩童的教育,如果我們的小孩不是在這樣環境長大,沒體驗過自然生態的美好,如何了解何謂珍貴,如何建立一個高道德標準,如果沒看過清澈見底的溪流,也許覺得混濁的溪流是正常的,沒見過滿溪的魚群,小孩可能還以為魚只會出現在餐桌上,沒在野外看到蛇,如何能理解其實是蛇碰到了我們。

如果把大自然完全封閉,這不就是剝奪我們的下一代用身體體驗大自然的機會,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。

不親山,如何愛山

發表迴響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